网站首页 | 学习动态 | 文件精神 | 通知公告 | 学习资料 | 热评要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习动态>>正文
 

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2016年11月10日 17:02  点击:[]

在延安时期的教育实践中,毛泽东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内容,一些重要著述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都被列为学校的授课内容。

干部教育一直是我党工作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对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干部学校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培养了约百万干部,创造和积累了干部教育的许多宝贵经验。回顾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改进新时期的干部培训工作,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基本特点和经验

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根据当时独特的历史背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结合延安精神对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思想路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当时的干部教育体现出以下特点:

领导架构的特殊性。根据当时干部队伍的实际,中央专门设立了干部教育部,毛泽东亲自领导干部教育工作。在教育实践中,毛泽东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内容,一些重要著述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都被列为学校的授课内容。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领导体制,是干部教育获得成功的有力保证。延安时期,一些党政领导身兼多职,不仅担任干部学校的领导工作,还在学校承担课程讲授。如毛泽东担任中央党校校长,王稼祥担任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林伯渠担任行政学院院长,高岗担任民族学院院长等。除此之外,他们还亲自参加制定学校的教育方针、教学方案,营造出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目的突出表现为短时间内培养抗日战争所急需的大量干部,因此设置了党的训练班、行政人员训练班、群众工作干部训练班等各类训练班。训练班均以短期训练为主,培训时间从几十天至半年不等,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以适应当时革命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体现了学用一致的原则。此外,因为抗战形势的复杂性,会临时成立新的学校,或调整、合并一些学校,以适应战时需要。考虑到陕甘宁边区的实际,办学地点也是灵活多样的,有的在敌后根据地办学,有的则在战争前线办学,这种灵活的办学方式,保证了我党干部队伍建设的持续性,把战时培训出来的一批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专门人才不断输送到前线。同时,教学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采取了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和实验式教学,强调“教、学、做”合一,提倡自学为主、讨论为主、训练为主,这种培训方式在当时既先进又有效。

培训内容的丰富性。延安时期干部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从内容来看,包括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军事和战争教育、中国历史和现状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思想作风与工作方法教育和经济生产教育。其二,从范围来看,有各干部学校的具体课程设置,有在职学习的典型经验,还有短期培训等。其三,从形式来看,有集体智慧,也有个人的理论贡献,上自中央、下到基层都涌现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教学范例。

培训理念的导向性。延安时期,党中央把干部教育摆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许多教育方针政策都是针对干部教育制定的,并以此带动全局。为了改变当时干部队伍中社会成分复杂、政治思想不统一的局面,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充实有利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有生力量,各类党校都把马列主义的政治思想贯穿到学校教学及管理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5月26日明确指出:“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教学指导方向体现了较为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要求各级干部要把党性锻炼和政治思想修养放在首位。

利用延安经验创新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今天,可以充分借鉴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经验,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建立以需求调研为基础的培训机制。

一是建立科学的培训班次类型和培训方式。首先,在学习小组设置上要做到三个转变,改变以往以办主体班为重点的做法,实现主体班与特色班并重。通过设置专题班、研讨班、学习班等中短期班,丰富班级设置,鼓励专业特色。充分调研学员学习需求及意向,以此为出发点确定特色班级教学重点。其次,实现分级别教育向分类别教育的转变。将以往依据干部级别设置培训班次,转为根据工作性质、工作任务设班,科学设计培训班次,提高培训效果。再次,改变以往政府直接办班方式,实现社会统筹办班。充分利用社会各种教育资源,拓宽干部教育组织方式,积极倡导远程教育和网络在线学习,建立社会统筹化的干部教育机制。

二是建立干部教育常规化需求调研机制。开展干部教育需求调研工作,使之常规化、制度化。干部教育需求调研是制定具体教育计划的依据。只有了解了干部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意愿,并结合科学发展对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的各项要求,以及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教育计划和方案。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是确保调研的实用性。具体操作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确保调研的针对性、确保调研的实用性、确保调研的常规性。只有及时了解干部对培训班次类型、课程、时间、师资力量、培训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需求,才能根据调研结果撰写干部教育需求调查报告,使之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依据。

三是倡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教学,积极培养干部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钻研问题的习惯;倡导研究式教学,鼓励干部利用学习培训得到的知识进行独立或集体的研究探讨活动,营造热烈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以培养干部理论结合实践的探究能力;倡导实践式教学,强调“知行合一”,鼓励教学机构与工作机关或事业部门积极合作,培养干部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采取“菜单式选课”与“学员必修”相结合的方法,把学习十八大精神、科学发展观、领导方式转变、发展方式转型的相关理论列入必修课程,使广大干部实现素质新跃升、思想大转变。

四是建立训用结合机制。干部教育培训只有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才能使培训效果得到根本保证。如果干部培训学得好得不到激励、晋升,学得不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那么培训的实效性就无从谈起。因此,要把干部培训的考核结果同干部的任用、晋升或转岗挂钩。只有把干部学习效果作为选拔干部的“第一道工序”,才能使学习真正成为各级干部提升素质能力的内在需求和不懈动力,才能学有所用、学以立德。

上一条:伟大信仰的征程——刘亚洲读《马背上的共和国》 下一条:理想信念是红军长征创造奇迹的精神支柱

 
 

浙江财经大学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ICP备案号:浙ICP备05014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