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面对新趋势,我校乘势而为,积极扩大合作范围,努力开拓合作领域,国际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国际化相关制度不断完善;教师国际化率不断提高;学生出国数量和质量节节攀升;科研国际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留学生人数稳步增长。
但对照“十三五”规划,我校的国际化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国际化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层面尚需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政策引导和督促评估,院系层面需要进一步集成国际化项目平台,师生层面需要进一步扩大共识。二是国际化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国际化办学空间(如留学生宿舍、外籍教师公寓等)还难以满足国际化办学需求。三是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能够开展深层次国际合作的教师比例还不高,一些学科的实质性国际合作需要有效突破和提升,与世界顶尖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实质性合作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面对新形势,对照新要求,我们要不忘初心,克服困难,砥砺前行,努力开创教育国际化新局面。
作育英才 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不仅事关学校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竞争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是制订支持学生国际交流的制度,实施程序规范、办法灵活的国际学分转换和认定体系,鼓励学生参加海外第二课堂,实现学生跨境交流常态化。其次是设立和增加本科学生出国(境)留学奖助学金,支持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再次是制订海外名校访学计划,鼓励学生赴世界知名大学学习交流。第四是要积极开设暑期学校,让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接受海外优质教育。第五是要设立奖学金,吸引更多优质的国际学生来我校接受学历教育,增强学校的国际化氛围,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
提质增效 改革国际化合作办学思路
中外合作办学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应放在教育国际化的首位。首先要积极参加高层次、高能见度的国际教育展、国际合作论坛,提升学校国际知名度,从“等上门”转变为“上门等”。其次是探索设立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孵化项目,鼓励学院(研究院)与海外知名高校,尤其是世界综合排名前100或世界学科排名前50的海外名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重点支持已经在某些专业领域与国外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合作基础的学院。再次要积极寻求国外优质合作伙伴,按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创新”的分步式发展路径,积极挖掘新的中外合作办学资源,争取申办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最后是积极探索境外办学,努力创造条件在海外申办孔子学院(课堂)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丝路学院”。
整合资源 打造国际化教学科研平台
在教学国际化方面,首先要整合学校国际化教学资源,加快推进师资队伍与教学国际化。其次是推进双语授课的专业和课程建设,鼓励和支持专业项目或课程参与国际评估认证。再次是选派教师到海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进修,完善海外进修的成果评估与考核机制。最后是加强海外培训工作,提升专任教师与管理团队的国际化能力。在科研国际合作方面,首先是深化与海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搭建国际科研平台,建立国际科研合作长效激励机制。其次是充分发挥院系主体作用,建设好中意食品安全监管研究中心、哈萨克斯坦经济社会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再次是积极主(承)办国际学术会议,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国际会议。最后是支持教师承担国际科研项目,鼓励教师到海外高校或国际学术组织任职。
目前,我校已经到了需要整体推进国际化办学的新阶段,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国际化办学的重要意义,全校上下齐心协力,从学校发展的全局和长远来谋划,要有战略、有目标、有措施、有落实,切实突破国际化办学的困境,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